人形机器人明后年部署量翻百倍!新锐CEO放话:万亿美元赛道正被低估
“明年部署千台,后年直接破万!”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在2025华映资本年度大会上的这句断言,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面对业内“人形机器人进工厂是公关秀”的质疑,这位成立仅一年半便斩获超亿元融资的科技公司掌舵人毫不避讳:“哪怕机器人现在只能做简单的上下料、涂胶甚至完成度一般,从0到1的突破也意义重大。所有认真探索落地的尝试,都在为未来铺路。”
指数级增长的底气何在?
吴长征的自信源于魔法原子踏实的商业化脚印。今年3月启动“千景共创”计划后,其通用人形机器人已悄然潜入真实产线——在电机产线搬运物料、执行涂胶工序、参与零部件测试。这些看似基础的场景,恰恰是探知能力边界、积累关键数据的实战沙场。
“下半年将进入小批量部署阶段。”吴长征透露,随着数据闭环加速滚动,产品迭代将迎来爆发。他预测,3到5年内人形机器人的综合能力将跃升百倍,为明后年部署量从千台飙升至万台的指数级增长奠定技术基础。
被低估的万亿美元赛道
当业内感叹国内具身智能项目估值低迷时,吴长征看到的却是星辰大海:“这个赛道被严重低估了。它注定是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十年后,工厂、商场、家庭,机器人将遍布每个角落。”
他直言,具身智能绝非三五年可速成的生意,而是需要50年甚至百年深耕的超级赛道。面对产业资本与大厂争相涌入,魔法原子的选择标准异常清晰:理念契合者同行。“资本需要理解,我们追求的是共同穿越周期的成长。”
公关秀?不,是生态筑基!
针对“作秀论”,吴长征的回应直击本质:人形机器人产业要爆发,必须构建完整生态闭环。每一次场景验证,都在回答关键问题——机器人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如何与人类协作?这些经验远比眼球经济珍贵。
“当下所有探索都在为生态圈筑基。”在吴长征眼中,从产线里默默拧螺丝的机器人,到实验室中迭代的算法,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在推动历史车轮——那个属于智能体与人类共生的未来,正从质疑声中加速驶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文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