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沙巴布在加沙战争中作为以色列代理人重回焦点
随着以色列与伊朗的战事暂缓,其主要战线已转回加沙地带,开始与阿布·沙巴布犯罪集团密切合作。
分析人士和以色列媒体称,该组织成员包括杀人犯、毒贩和前"伊斯兰国"成员。加沙居民和人权组织指控亚西尔·阿布·沙巴布人民军犯下从抢劫援助物资到枪击、绑架、殴打巴勒斯坦平民等多项罪行。
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言人塔敏·阿尔基坦本周声明称,自5月27日美以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成立以来,已有500多名巴勒斯坦人在援助分发点遇害,其中93人是在接近联合国援助卡车时遭以军枪杀。
以色列前国防部长阿维格多·利伯曼表示,以色列正在武装加沙的"罪犯和重犯"团伙。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加沙问题专家穆罕默德·谢哈达指出,阿布·沙巴布集团正在为以色列做"脏活"。该组织通过为以色列执行侦察和情报任务,换取成员免于监禁并获得武器。
"以前以军会先派无人机,再派嗅探犬,最后派士兵。"他说,"现在他们改变流程,先派这些黑帮,再派无人机和军犬,最后才是士兵。"
据加沙当局和人权组织收到的报告,数十名在GHF站点寻求援助的平民失踪未归。
巴勒斯坦著名调查记者尤尼斯·提拉维记录到,阿布·沙巴布团伙至少有一次以提供援助为诱饵绑架平民进行审讯。
反哈马斯势力针对利伯曼的指控,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辩称,支持阿布·沙巴布等武装团体是为"拯救以军士兵生命"并对抗哈马斯。
虽然该团伙被包装成哈马斯的替代者,但巴以专家均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特拉维夫大学摩西·达扬中心巴勒斯坦研究论坛主任迈克尔·米尔施泰因表示,该团伙影响力仅限于拉法东部,在加沙城、拜特哈嫩等地毫无根基,无法与盘踞加沙全境的哈马斯抗衡。
谢哈达则强调,哈马斯拥有三四万成员,规模远超阿布·沙巴布团伙。"以色列试图用"培养哈马斯竞争对手"的说辞洗白代理人行动,但两者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尽管《纽约时报》曾援引该组织头目亚西尔·阿布·沙巴布承认抢劫援助的言论,该团伙仍坚称自己在保护而非掠夺援助物资。
"亚西尔·阿布·沙巴布无法自诩为加沙的"罗宾汉"。"米尔施泰因指出,该团伙在巴勒斯坦圈内素有"拉赫德军"的恶名——这个称谓源自1970年代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扶持的基督教民兵。
谢哈达认为,以色列的支持和该团伙的恶行反而可能增强哈马斯的公信力:"这佐证了哈马斯作为加沙保卫者的形象...他们是阻止社会全面崩溃的唯一屏障。"
谢哈达调查发现:"该团伙成员不是杀人通缉犯、以色列合作者,就是毒贩或"伊斯兰国"成员。"以色列媒体证实至少两名成员与"伊斯兰国"有关联。
其中伊萨姆·纳巴欣曾被哈马斯监禁,2023年10月7日战争爆发后因担忧以军轰炸监狱获释。以色列媒体称其曾以"伊斯兰国"成员身份袭击埃及西奈驻军。
围城合作据以色列Ynet新闻网报道,该团伙副首领加桑·阿尔德海尼的兄弟瓦利德·阿尔德海尼(被哈马斯击毙)涉嫌参与2006年以军士兵吉拉德·沙利特绑架案,且与"伊斯兰国"有染。
米尔施泰因透露,以色列与该团伙的合作始于2024年5月以军占领拉法南部并实施围困之后。
谢哈达获得的联合国内部备忘录显示,阿布·沙巴布团伙在以军保护下抢劫援助物资。联合国巴勒斯坦人道协调厅负责人乔纳森·惠特尔上月公开驳斥以方"哈马斯劫持援助"的说法:"这经不起推敲。实际是犯罪团伙在以军眼皮底下作案。"
谢哈达指出,以色列纵容武装团伙在士兵驻守区域抢劫援助,借此转嫁责任:"以方既能宣称允许粮食进入,又能嫁祸哈马斯抢劫,还指责联合国保护车队不力。"
这种不安全氛围成为美以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GHF)成立的借口。尽管该机构架空联合国的做法遭全球谴责,但在其私营承包商和以军"保护"的援助点,已有数千平民伤亡。
以色列i24电视台近日采访阿尔德海尼,他声称将继续打击哈马斯以"保障地区安全",并计划在控制的加沙南部建立"政府"。
"10月7日以来,以色列一直在加沙寻找代理人实施肮脏战术,为内塔尼亚胡的暴行提供推诿空间。"谢哈达揭露,在收买部落领袖、商人失败后,以方最终选择了这些战争结束就会因毒品、凶杀、恐怖主义等罪名入狱的亡命之徒。
"内塔尼亚胡找到了完美搭档——他和这些黑帮头目都明白,一旦战争结束,等待他们的将是监狱。"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文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