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电影评论:少剧情,多速度——而这正是重点
现实比小说更离奇。一级方程式赛车(F1)正是如此。这是个怪异而狂野的世界——比任何电影所能捕捉到的都更危险、更诡谲、更错综复杂。
所以如果你是F1超级粉丝,痴迷于这项运动的方方面面,要知道《F1电影》并非专为你打造。它是为我们所有人准备的。但请放心,在关键之处它足够震撼,足以激励数百万人加入你的行列——并让你重温最初点燃你痴迷的那种感觉。
这部由《壮志凌云:独行侠》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的电影,感觉像是一部从未存在过的电影的传承续集。布拉德·皮特在片中饰演桑尼·海耶斯,这位赛车手在首次参赛险些丧命30年后,重返他放弃的运动——与一位才华横溢却不够成熟的年轻新秀(达蒙·伊德里斯饰演约书亚·皮尔斯)搭档。
这是一个弱者逆袭的故事,但不是幻想。年迈的桑尼绝无可能后来居上赢得冠军。毕竟这是一级方程式赛车。在这里,每年只有少数几支车队有机会争夺最高荣誉。其余车队在为积分而战,努力寻找竞争之道,期待某个周日或许一切都能如他们所愿。
科辛斯基在2020年观看Netflix纪录片《F1:极速求生》第一季时萌生了这个想法。那一季,由于该节目尚未被证明可行,最大的车队拒绝参与。因此制片人将重点放在了食物链底层的车队——这个视角出人意料地有力。
这个角色简直是为皮特量身定做。过去几十年,他和前同事汤姆·克鲁斯主要在银幕上扮演自己的某种版本。克鲁斯的电影形象有点像现实中的超级英雄,从未来的弊病中拯救世界——既是一个刻意的时代错位,也是对他周围人的一种激励。与此同时,皮特一直坚持扮演边缘地带粗鲁、缺陷严重且受过创伤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一种不可避免地赢得人们喜爱的魅力。
桑尼很像克鲁斯在《壮志凌云:独行侠》中饰演的皮特·米切尔,是这位明星形象的终极版本。在故事中,一场事故迫使他退出这项运动,期间他靠职业赌博、开出租车为生,并毁掉了自己的婚姻——后者可能暗示了皮特现实生活中的挣扎。
他在赛季中期应前队友、现车队老板鲁本·塞万提斯(哈维尔·巴登饰演)的要求加入车队。如果他们在赛季结束前无法赢得一场比赛,董事会将强制出售车队。鲁本迫切地需要桑尼的一些老派魔力来改变现状。
但我们不是为了故事而来。它的结构你以前见过很多次。弱者逆袭的体育剧往往遵循同样的套路。关于退休枪手复出执行最后一次任务的故事也是如此。但就像F1赛车一样,虽然底盘看起来总是大致相同,但重要的是发动机。
《独行侠》也是如此。在那里,就像在这里一样,故事是次要的。那部电影之所以超凡脱俗,是因为通过纯粹的技术电影制作和表演,它直观地捕捉到了驾驶战斗机的感觉。这是一部直击你内心的电影,创造了一种欣快感,让即使是最狂热的粉丝也难以准确表达他们为何如此喜爱它。
在《F1电影》中,科辛斯基成功地将《独行侠》的成功模式从一个驾驶舱转移到了另一个驾驶舱。过分关注细节,比如桑尼非常规策略的合法性,你会把自己从电影中抽离,削弱观影体验。相反,我建议你沉浸其中。
这是一场多么刺激的旅程——充满汉斯·季默令人心跳加速的音乐、毫不分散注意力的狂热剪辑(这绝非易事!)、沉浸式的音效设计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摄影。有时,我发现自己指甲都抠进了椅子扶手。
很少有电影能让我真正坐立不安,而《F1》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在以阿布扎比为背景的决赛期间。
不过,我的指甲从未抠破表面。电影也没有。自始至终,角色们互相询问他们为何这样做,却从未试图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到最后,桑尼并没有改变。他没有大彻大悟,你也不会。相反,他只是一个追逐感觉的人。
重要的是——也是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你也能感受到这种感觉。
《F1电影》将于周四在中东各地影院上映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文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