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出台"严厉措施" 公开曝光屡次交通违法未处理运输企业
吉隆坡:马来西亚交通部长表示,在致命交通事故激增之际,作为打击违法者行动的一部分,那些有大量未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运输服务提供商已被点名曝光,其中包括一家有超过2.2万张未处理罚单的公司。
据当地新闻媒体《马来邮报》报道,安东尼·陆兆福表示:“这是在发生几起致命车祸后,以及公众询问我们和陆路交通局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后,我们采取的严厉措施。”
陆兆福周三(6月25日)的声明是在他宣布计划建立巴士司机数据库以清除违规司机两周后发布的。此前,本月早些时候在霹雳州发生的一起巴士事故导致15名大学生丧生。
周三,交通部公布了一份28家拥有大量未处理交通罚单的商业车辆运营商名单,警告他们及时处理罚单。
据当地新闻机构马新社报道,这份名单分为两类,包括11家货运车辆运营商和17家长途巴士公司。
陆兆福在新闻发布会上补充说,将不定期公布名单,作为对巴士和物流运营商的严厉警告,以确保他们遵守规定。
据马新社报道,他说:“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警告,要求他们改变企业文化,建立一种确保车辆安全和每位司机遵守安全标准的文化。”
陆兆福表示,这些罚单涉及1987年《道路交通法》、1987年《商业车辆执照局法》和2010年《陆路公共交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
他补充说,五种主要违法行为是超速驾驶、无证驾驶、技术违规、超载以及无机动车执照或保险驾驶。
周三公布的货运车辆运营商类别中,违规名单首位是KDEB废物管理公司,该公司是雪兰莪州政府聘请的负责垃圾收集的项目管理公司。
根据交通部的数据,该公司因各种违法行为累计有超过2.2万张未处理的交通罚单。
与此同时,在商业巴士运营商名单中,Cepat Express私人有限公司以540张未处理罚单位居榜首。据《马来邮报》报道,Cepat Express主要运营南部和中东部路线。
陆兆福周三表示,列出的28家公司将从周三起有14天时间以当前费率处理罚单。
据《马来邮报》报道,陆兆福说:“我不希望公众说陆路交通局(RTD)只在事故发生后采取行动。这将是我们现在的方法,即采取预防措施,以便这些公司在悲剧发生前实施必要的预防措施。”
“这就是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措施实现的目标,尽管这很严厉,因为人们希望看到文化的改变。我们不希望再发生导致如此多人丧生的悲剧。”
“司机通常会隐藏罚单”:拥有22,017张罚单的本地公司KDEB废物管理公司是物流类别中罚单数量最多的公司,该公司否认对其名下车辆超过22,017张未处理罚单负有责任。
KDEB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拥有约1,400辆以其名义注册的卡车,但这些车辆由负责雪兰莪州固体废物收集的分包商运营。
KDEB董事总经理拉姆利·塔希尔告诉当地新闻媒体《自由今日大马》(FMT):“当这些运营商收到罚单时,司机通常会隐藏它们,不交给承包商或我们。换句话说,KDEB对此并不知情。”
拉姆利补充说:“当罚单超过三个月未支付时,陆路交通局会将罚单寄到注册地址,最终到达我们在莎阿南的办公室。”
这位董事总经理表示,KDEB已经支付了超过1.2万张因各种违法行为向分包商员工驾驶的车辆开出的罚单。
据FMT报道,拉姆利说:“剩下的2.2万张罚单我们现在正在处理,因为我们收到的时间较晚。运营商或司机没有将它们交给KDEB。可能是被隐藏或丢弃了。”
他补充说,KDEB将从支付给相关分包商的月度款项中扣除罚单费用。
据《新海峡时报》报道,该公司还重申了其全面承诺,即“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加强内部监控系统,改善与分包商的沟通,并确保始终如一、有原则地遵守道路法律”。
本月早些时候,苏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学(UPSI)的15名学生在霹雳州宜力镇附近的东-西高速公路上因所乘巴士与一辆多功能车相撞后失控而丧生。
这起占据头条的巴士事故发生不到一个月前,另一起涉及一辆载有砾石的卡车的事故也在霹雳州导致联邦后备队的9名成员丧生。
这些悲剧引发了人们对道路安全进行深入改革的呼吁。
陆兆福周三表示,点名曝光违规运输公司只是即将采取的行动之一,他承诺减少涉及商业企业的交通事故。
据《新海峡时报》报道,这位部长还鼓励公众拍摄危险驾驶或超速的卡车或巴士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网上,以提高意识并协助执法工作。
他说:“即使没有向陆路交通局提交报告,使其传播开来就足够了……这样的视频最终会传到我们这里,我们将根据可靠的信息采取行动。”
陆兆福建议,违规司机的视频应包括清晰可见的车牌号码、公司名称、地点以及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日期。
据《星报》报道,他说:“一旦我们收到(视频),陆路交通局和陆路公共交通机构将展开调查。我们会要求公司提供车辆的GPS数据并核实其位置。”
6月11日早些时候,陆兆福宣布,巴士司机数据库将使那些有“不良记录”的人被列入黑名单,他表示这将帮助巴士运营商避免雇佣可能因驾驶不当被其他公司解雇的违规司机。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文智库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